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
浏览:10发布日期:2022-04-08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


卢黎歌、李迎霞、李华飞

 

根据国务院学位[2005]64号文件,我国调整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下简称“马学科”)。从该文件精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设置该学科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并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学理上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最新成果,通过马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但是,在马学科建设实际工作中,有的学科点和有的学者对设置马学科的初衷和马学科的特殊使命没有透彻地理解,按照一般学科建设的惯性思维建设马学科。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用马学科支撑思政课的这一理念并未在本学科教师中普遍和牢固地树立,甚至存在将二者割裂开来的现象。这与马学科设置的初衷是相偏离的。

    为了纠正马学科建设中出现上述偏差,补齐短板,有必要仔细考量马学科设置的初心与思政课建设的实态,准确把握马学科与思政课的关系,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3·18”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研究、全面推进马学科支撑思政课建设的问题。

    一、人才支撑:完善马学科培养方案,培育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马学科对思政课建设的支撑,首先是提供人才支撑。一是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现有队伍质量,二是要培养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已经为提升思政课现有教师质量规划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在此不多做赘述。本文着重从马学科的博士生中加大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方面进行阐述。

   (一)将“六要”纳入后备人才培养目标,使其符合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

    马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标准应该与博士生未来从事的事业高度吻合。根据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相当比例的马学科博士毕业生将充实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他们的基本素质如何,直接决定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将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要求纳入马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标准,是马学科对思政课人才支撑的题中应有之义。

   查阅诸多马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计划的文本就会发现,当下马学科培养目标中,对博士生培养中不仅缺少思政课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也缺少培养环节,以至于博士毕业生应聘思政课岗位后,对于思政课的了解还较为肤浅,相关素质储备明显不足,用人单位的再培养周期很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其根源还是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和落实马学科支撑思政课的初心。因此,完善马学科博士培养目标应该摆上工作议程。

   思政课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马学科培养的博士生,要把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纳入马学科博士培养目标中,为高校输送合格的思政课教师,支撑思政课建设。“六要”标准,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是对立场方向的素质要求,解决的是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是对业务能力的素质要求,解决的是“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水平人”的技术问题;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对师德品格的素质要求,解决的是用什么样的人格榜样培养人的示范问题。

   具体而言,政治要强,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方向要求。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习近平指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①在未来工作中,才能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情怀要深,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立场要求。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要坚定人民立场,厚植其家国情怀。在未来工作中,才能以情怀感染学生,培育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接班人。思维要新,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创新要求。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在未来工作中,才能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使思政课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又能以新颖的方式、鲜活的素材吸引学生,使思政课增强亲和感、针对性。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视野要广,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知识要求。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只有具备广阔的知识视野、开阔的国际视野、深邃的历史视野,才能在未来教学中进行有效“传道”。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是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品行要求。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要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具备高尚的人格力量,才能因其为学为人的表率而被学生尊敬,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将“八个相统一”纳入后备人才培养内容,使其掌握辩证的方法论

   推进思政课创新,是办好思政课的动力源泉。习近平在“3·18”讲话中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②将“八个相统一”纳入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内容,意在培育博士生学习如何针对现实问题,通过科学的、辩证的思维方法,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为他们未来担任思政课教育教学,奠定守正创新的能力基础。

   “八个相统一”,都有着明确的针对性。从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将“八个相统一”纳入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割裂性思维与行为,二是极端性思维与行为。割裂性思维与行为,就是把本来相互关联、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物因素,人为地割裂开来。通常被人们所诟病的“两张皮”现象,就是其典型的表现。为了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同时体现政治性与学理性双重属性。政治性引导方向,学理性解答道理。如果相脱离,政治性如果缺乏学理支撑,常常只讲“应该”不解释“为何”,就会显得苍白空洞,难以解惑服人;学理缺乏方向引导,就陷入技术主义,“不识庐山真面目”,难以明辨是非。同样,价值教育没有知识做载体,其价值性就会大打折扣;知识没有价值为灵魂,就无法使人向往高尚。而极端性思维与行为,则表现为“非白即黑”“非对即错”的判断和选择方式。比如,对“填鸭式”灌输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同时,对所有形式、所有意义的灌输都予以抛弃,以至于把列宁所提倡的灌输理论也当作了错误。再比如,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却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妨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比如,尝到了隐蔽式教育方法的甜头了,就认为旗帜鲜明的教育内容没有教育效果。诸如此类的走极端,在日常教学中并不少见。本文提倡把“八个相统一”纳入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内容,不仅仅是为了让思政课后备人才熟悉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为今后守正创新奠定理论和知识基础,更着眼于让后备思政课教师以思政课改革为例,培养唯物辩证科学方法,摒弃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素质。

(三)将“深度实践”纳入后备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深刻了解国情民情

    在思政课后备人才培养形式中,有的学科点“圈养型”色彩甚浓,从而习惯性形成了重理论而轻实践、重思辨而轻实证特征。很多博士生主要借助图书馆和网络做论文,对社会实况缺乏深入了解,对国家需要缺乏深刻认知,对承担历史重任准备不足。马学科要对思政课提供有效支撑,就须深刻理解“3·18”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师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③的要求,使思政课后备人才深入实践,在潜心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在劳动实践中厚植人民立场和家国情怀,为在教学实践中回应学生关切、解答学生疑惑奠定基础,从而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据此,要将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纳入马学科后备思政课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书斋里、温室中培养不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要让马学科硕士生、博士生有时间、有精力、有经费、有兴趣深入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沿、环境艰苦的第一线、矛盾突出的风口浪尖,进行一定时间段和肩负一定任务的社会实践,真正了解国情民情。

     二、学术支撑:夯实马学科学术基础,支撑服务思政课教育教学

    “用学术成果支撑思政课教学,是马学科设立的‘初心’之一”。④思政课教育教学关系到意识形态工作大局,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马学科欲为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撑,就须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精准对标其中的疑难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从而形成学术支撑教学的研究氛围。

   (一)用学理回应学生,增强思政课的理论说服力

   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思政课守正创新所追求的目的。思政课要想“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需要有坚实厚重的学术理论为其提供学理支撑。然而,当前受政策导向的影响,马学科学术研究重学科元理论和基础理论研究,而轻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重要问题研究,致使思政课教学缺乏源源不断的创新性理论的支撑,从而难以满足适合学生需要的学理性解释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⑤要扭转马学科学术研究对思政课教学支撑不力的局面,须鼓励马学科要将思政课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作为学术研究导向,把“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⑥作为研究旨趣。用学理解决当前存在的理论不彻底性问题,避免教学中的浅尝辄止现象,从而增强思政课的理论魅力和说服力。

   (二)用学理阐释政理,增强思政课的政治认同

    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⑦这决定了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解决的是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同时,思政课也是理论课,但“思政课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或政治宣传,它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和学理支撑”,⑧因此,其政治属性的彰显,不能仅停留在宣传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发挥马学科对思政课的重要支撑作用。用学理来阐释政理,获得学生认可并转化为理想信念。由此,马学科在学术研究中,要力戒把学术研究与政治相脱节、淡化政治、推崇单纯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研究思想,而应该“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把“四个服务”(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学术研究的导向,用学理来阐释政理,对党的最新创新理论进行科学性的论证,为治国理政服务,使思政课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度。

   (三)用学理分析思潮,增强思政课的释疑效应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极端重要的工作。社会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风向标的意义。马学科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用科学的理论武器剖析批判错误的社会思潮,建设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

   中宣部和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办好思政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办好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期,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党和国家发展稳定的杂音。国际上,西方国家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渗透也从未停止,冲击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思政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面对各种思潮或意识形态的渗透,“如果不对现代西方思潮进行学理分析、学术辨析,不对他们以特定的问题取向、价值取向、实践取向解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构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和手法进行细致的梳理分析”,⑨就无法解除学生的思想困惑,从而无法引导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这就要求马学科要加强对这些思潮的研究,为思政课解疑释惑提供学理支撑,用学理来回答大学生关切的思潮与热点,增强思政课的答疑解惑效应,从而打牢学生的正确思想基础。

   (四)用学理揭示规律,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品质

    提升思政课教学品质,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而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建立在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之上的,但有的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因过于强调结论、判断“是什么”的表述而忽视“为什么”的分析、过于强调教学大纲规定的重点而忽视学生心目中的重点(即学生的困惑)而未能很好地遵循这些规律,致使在一些学生中出现的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由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支撑作用,马学科就要深入研究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规律,用学理来揭示它们,并贯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学品质奠定学术基础。

     三、精品支撑:改进马学科评估体系,坚守初心打造思政课精品

   这里所说的精品,主要是指马学科如何支撑教学的精品,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学术成果的精品。用学理支撑的精品课,虽然不具备全过程性,但是以其示范性,可以为其他教师和教学环节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高水平的课程标本,带动思政课的整体发展。如何让精品频出?不仅需要有正确的导向,需要有典型示范的导向,还需要有科学的价值导向、政策导向,调动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思政课教学,增强其实效性,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心之一。但当前,受马学科“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评价体系的影响,致使科研精品多,而学术含量高的教学精品少。因此,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改进马学科点评估制度和教师考评制度,为打造更多的思政课精品力作提供有效支撑。

   (一)改进学科点评估制度,加大精品力作的评估权重

   完善的马学科点评价体系是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马学科点评价体系存在学术研究权重较高,而教学成果权重较低的问题。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不利于打造思政课的精品课程、精品作品。而精品课程、精品作品是学术、知识的富含量区和高地。能否产出精品课程、精品作品,是学科点学术贡献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科点影响力的体现。因此,在马学科点的评价体系中,要加大精品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精品作品的权重,促进精品作品的打造。要倡导马学科一级学科点,尤其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点,勇挑重担,紧抓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发展机遇,在打造精品上下大力气,拿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生发自内心喜欢的、对学生有明显帮助的精品课程、精品教辅资料、精品阅读指导、精品解惑读物,力争成为精品课程或与思政课程有关的精品作品高产地,并发挥其对非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引领作用,产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二)改进思政课教师评聘制度,加大精品课程考评权重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品课程必备特点包括“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其中教师起关键作用。精品课程、精品作品具有“显著”、“一流”等特性,思政课精品课和精品作品的产出,是衡量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和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教师对“学科贡献度”的体现。然而,当前的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重科研而轻教研、更轻教学,使得一些思政课教师因偏重科研而忽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产出,致使精品课程和精品作品满足不了思政课被定位为“关键课程”的需要。这既不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因此,其一,改进思政课教师评聘体系,把精品及与精品相关的作品纳入思政课教师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加大其权重,使精品作品与科研成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思政课精品及精品作品的产出提供支持。其二,倡导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要勇于成为精品课程的创建者、参加者,在打造思政课精品课程与精品作品上有所作为,生产出紧扣学生心弦、令学生信服、触动学生心灵、指导学生实践的国家级精品共享课程、有效的精品辅导资料与实用的精品指南。

    四、平台支撑:优化马学科交流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师教学相长

   学科交流平台不同于其他“纯学术”平台,要起到支撑作用,必须具备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方向引领、教学展现、资源共享、体会分享、方法呈现、前沿总结、学术报告等多重功能。当前已涌现出思政课教师喜爱、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明显帮助的平台(以“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平台为代表)。但是,从总体上看,也还存在不少资源平台利用率不高、前沿性资料补充不及时;交流平台缺乏规范,重数量而轻效益;成果展示平台上存在“为研究而研究”等问题。由此,马学科要为思政课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除了要搭建好平台外,还要精心运营和建设,使平台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

   (一)规范改进“浮躁”型交流平台,保证学术交流的科学高效

   举办专题性学术会议是促进马学科发展的重要平台。目前,各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的热情高涨,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学术会议。这些会议在推进学术研究、加强思政课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规范的会议要求和办会流程,使得会议的目的性和会议水平参差不齐,逐渐显现出“重数量而轻效益”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马学科学术会议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明确规范办会主题、研讨领域、参与人员的范围、会议的成果,以防止办会者劳神费力、专家学者疲于“奔会”,会议效果并不明显的浮躁走向。其一,明确规范“办会主题”。办会主题是会议开展的主线,这是增强会议目的性、提高学术含量、深化会议研究内涵的基础。其二,明确规范“研讨领域”。研讨领域的确定有利于支撑会议主题,实现办会目的,因此,要严格根据会议主题和会议目的,并以问题为导向确定研讨领域,确保会议研究聚焦,避免“泛”“浅”。其三,严格规定“人员范围”。既要严格规定对会议主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也要以“优质”为标准选择其他参会人员,鼓励青年学者和博士生以文赴会。其四,严格把关“会议成果”。会议的目的是在“一定思想”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会议不仅要求与会人员以文赴会,使他们带着思想有备而来,而且还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对所收稿件进行严格筛选,筛选出既符合会议主题,又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确保成果质量,避免“堆积”“凑数”现象,从而促进与会人员间的高效交流。

(二)着力改善“单纯”型成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服务转化

   马学科以学术刊物的形式汇聚思政课前沿成果,有助于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效指导与支撑。经过多年发展,马学科已经打造出许多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刊物,有效推动了思政课发展,为延展思政课影响力提供了平台支撑。但目前,一些学术平台展现的学术成果,存在单纯的“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并未有效回应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因而无法对其提供有效指导,影响了学术成果的转化。为了有效支撑思政课建设,马学科必须改善这种“单纯学术”型成果展示平台,扭转思政课学术研究与教学相脱节的状况,从而使科研与教学相互配合。因此,其一,对标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打造精品栏目。这就需要征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此为导向,策划马学科重要课题攻关项目,并动员思政课教师积极申报,从而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形成重视学术支撑教学的氛围。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思政课建设专项,在马学科和思政课教师中影响很大。其二,组织学科论坛,引领思政课研究方向。马学科通过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既可以宣传学术刊物,延展学术刊物影响力,又可以为思政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指明方向,从而有效防止单纯“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其三,关注思政课前沿问题,打造精品刊物。马学科学术期刊目前数量偏少,除了要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数量外,还要时刻关注思政课前沿问题,提升刊文质量,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权威期刊,从而使思政课教师从刊物中能够获取有启发意义、有价值的学术文章,以指导其教学实践。

   (三)限期改造“僵尸”类资源平台,保障课程资源的及时更新

   针对当前平台建设中出现的资源平台利用率低、前沿性资料补充不及时问题,需要加强对平台进行限期改造,以保障思政课资源的高效、高质量供给。其一,认真清理和改造“僵尸”平台,提高马学科平台利用率。应当以北京大学的《马蔵》工程等为榜样,对现有的、长期搁置的、未发挥引导作用的马学科资源平台进行清理并限期改造,以保障资料的及时更新,为思政课教师提供能够准确反映“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其他教师在思政课改革中的探索和经验,从而使马学科资源平台成为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教学示范参考。其二,配备专业维护人员,增强马学科平台的专业性。为了保证马学科平台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保证平台的有效合理运行,还需要为全国性和各省级马学科资源平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化人才,使他们在承担少量教学研究任务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放在资料平台的更新和建设维护上,以保证平台良性运行。其三,加强教育部的指导,避免马学科平台建设同质性。即加强教育部对全国性和各省级马学科资源平台的指导,通过顶层设计,使其各具特色、各司其职,避免同质化和重复性。(文章源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闭窗口